编者按:作为齐文化发祥地,淄博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千年文明的光辉。从周村古商城的青砖黛瓦,到鲁山溶洞的鬼斧神工;从蒲松龄笔下的聊斋秘境,到红叶柿岩的万亩红叶与沉浸式奇幻剧场,淄博将历史、自然与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一个个文旅新场景。5月19日,在第十五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淄博
近日拉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现场来自不同领域的36名残疾人选手齐聚一堂以技会友在赛场上绽放光芒活动现场。 传承技艺 堆绣在竞赛现场绽放光彩堆绣是一项极具特色的传统技艺,它需要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再用彩线绣制而成。工序复杂,包括图案设计、剪裁、堆贴、绣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思佳巧手扎锦绣,靛蓝染春秋。云南大理,不止有《去有风的地方》同款治愈系风景,还有“布里生花”的民间工艺——白族扎染。白族扎染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一般以棉、麻、丝等面料为坯料,以马蓝、艾草等植物为染料,扎花以缝为主、缝扎结合。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王雪娜洛阳这座十三朝古都,以5000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成为华夏文明独特的注脚。近年来,洛阳坚持保护第一、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来源:【中国教育报】五谷杂粮是自然的馈赠,用它们创作出来的画作,是大地的艺术。这份自农耕文明积淀下来的民间艺术,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形成“东明粮画”。如今,这份“非遗”传承进入校园,经由学生稚嫩的小手变得更加鲜活。“学校设置了‘五谷杂粮创意工坊’,定期举办‘粮画主题日’活动,同时融入节气文化、民俗故
精细勾画设计田园小院参与乡村建设打坯塑形设计底座打磨工具交流讨论传授技艺带动就业精雕细琢识别二维码 观看短视频 在太原市杏花岭区小窑头村,木屑纷飞的工作坊里,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卞春有手执刻刀,将一段百年老木的天然形态化作腾跃的锦鲤。刀尖游走间,沉睡的木头焕发新生,晋商大院的飞檐斗拱、吉祥纹样在光
7月13日,陕西省省级非遗项目“郭氏正骨”的核心传承单位,郭氏正骨医院发布“培元正骨丸”。这不仅是骨伤诊疗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一项省级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服务人民健康的生动实践。作为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氏正骨技艺始于清代,经数代传人钻研创新,构建起“整体辩证、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
虎头香囊、虎头帽形状的特色盘扣、“嘉善田歌”教唱……今天,浙江嘉善县举行原创非遗儿童音乐剧《虎头帽》发布会。2024年度嘉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虎头帽》,以嘉兴市非遗项目“虎头鞋帽制作技艺”为灵感,融合“嘉善田歌”“传统纽扣制作技艺”等地方非遗元素,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舞台表演,让传统技艺
在上高县堆峰村的青花釉料展示馆里,暑假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们正认真聆听石子青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晏木然讲述传统烧青工艺的精髓:“拾料、水洗、装钵、封钵、装窑、烧青……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加多,则色沉而不亮,根据形状色泽即可分为一、二、三等级。”晏学荣教孩子们筛选、甄别石子青采集“青花魂”景德镇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