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南川区政协开展“同心共建新南川”专项履职活动 把“履职答卷”写在田间地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6:35: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朱婷 实习生 甘露

立秋已过,南川区的乡村田野间,处处透着蓬勃生机:大有镇水源村的番茄大棚里,红彤彤的果实挂满藤蔓,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一箱箱新鲜番茄将发往上海米其林餐厅;金佛山南坡的金山湖畔,游客乘着滑翔伞翱翔,在惊险刺激中饱览湖光山色……这一幅幅丰收图景与惬意画卷的背后,是南川区政协委员扎根基层、履职为民的深厚情怀。

冯秋容展示改良的番茄。记者 朱婷 摄

近年来,南川区政协以“同心共建新南川”专项履职活动为抓手,引导政协委员走进田间地头,把“履职答卷”写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破解产业难题中彰显担当,在激活乡村动能中谋求实效。

田间传技解民忧

“小菜园”变身“致富园”

“冯委员,快帮忙看看!我家番茄叶子黄了,是不是遭了病虫害?”8月26日清晨,海拔900多米的大有镇水源村高山蔬菜基地里,村民杨芝会的电话带着焦急。

南川区政协委员、水源村“名誉村主任”冯秋容放下碗筷,抓起装着农具、农技手册和钾肥的工具包,骑上电动车就往基地赶。“杨大姐别慌!不是病害,是连晴高温浇水不均,再加钾肥没跟上。”蹲在大棚里,冯秋容拨开藤蔓摸了摸土壤,一边示范浇水技巧,一边叮嘱:“下午5点后浇水要浇透,明天按比例兑钾肥浇,三天就能缓过来。”

这样的“技术咨询”,对冯秋容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从返乡创业的“门外汉”到如今的“番茄专家”,他的成长离不开区政协的助力。

早年,冯秋容揣着22万元积蓄返乡种番茄,却因不懂技术屡屡碰壁。恰逢区政协开展“微学习”活动,邀请农业专家授课、组织委员赴先进地区考察,他先后5次前往江津、万盛等地“取经”,白天跟着农户学嫁接、学施肥,晚上在大棚里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野番茄嫁接+有机肥培育”技术。如今,他的“黑娃番茄”不仅拿下绿色食品认证,还成功打入上海米其林餐厅。

“自己富不算本事,带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履职。”成为政协委员后,2022年,冯秋容主动接过水源村“名誉村主任”担子,在大棚里开起“田间课堂”,无偿提供良种、手把手传授技术。“95后”村民冯强跟着学技术后,今年种了几十亩番茄,保守估计纯利润能有20-30万元。“不光学了技术,还跟着打出了品牌,冯委员还帮我们稳住了销路,根本不愁卖!”眼下,冯强正和村民们忙着分拣装箱,订单早已排到了月底。

截至目前,冯秋容已带动60余户村民发展蔬菜种植,解决200余人就近就业,户均年增收1-2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山水赋能兴产业

“好风光”酿成“好钱景”

“抓好扶手,慢慢挪!安全绳很结实,放心往前走!”在金佛山南坡头渡镇玉台村的飞拉达项目现场,南川区政协委员周明君正耐心指导游客攀岩。

这个耗时多年打造的项目,不仅有初中级攀岩道路,还开发了长150米、高20米的湖滨亲子道——既保留野外攀爬的刺激感,又降低了专业门槛,一经运营就成了重庆旅游网红打卡地。“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了头渡镇,就是看中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周明君说,项目设计时充分考虑国内游客的运动能力和消费习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体育旅游基地,让“美景”与“项目”深度绑定。

但周明君并未止步于此。“项目火了,更要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她结合飞拉达项目的山地资源,以及沿线农家乐、餐饮店的实际需求,又开发了溪降、徒步穿越、悬崖垂降等特色项目,还投资建设了原生态露营基地。如今,游客既能体验星空露营、低空扁带、攀树等趣味项目,还能品尝、购买当地绿色农家菜和土特产,“一站式”游玩体验吸引了大批游客。

回乡就业的周洁,正是项目红利的受益者:“在这里上班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里,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每逢周末节假日,游人都挤不下,周边农家乐生意好得很!”周明君笑着说。目前,飞拉达项目沿线已聚集民宿餐饮80余家,客房600余个,能同时满足1000多名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带动周边100余户300余人就近就业,其中困难户占比超70%,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履职有温度

民生有“幸福度”

冯秋容、周明君的故事,只是南川区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履职服务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区政协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为委员履职“赋能”:以“微学习”为委员“充电”,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开展农业技术、文旅运营等培训50余场,覆盖委员800余人次;以“微调研”摸实情,组织委员深入村社,形成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调研报告30余篇,提出针对性建议120余条;以“微服务”办实事,发动委员认领“微心愿”,解决技术指导、销路对接等民生问题200余件。

在此基础上,区政协还着力搭建基层协商平台,在全区27个乡镇(街道)设立“协商议事室”,在村社布设“协商点”,通过“南事好商量”平台化解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难题150余个,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家门口就能解决。

在这些举措的推动下,越来越多政协委员扎根一线践行使命:茶叶专家宋昌明在兴隆镇建茶叶种植基地,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带动100余户农户参与务工和项目管理,户均年增收2万元;电商达人刘练依托丰必达5G网络直播基地,销售脆桃、糯玉米、圆黄梨等农特产品超5000万元;艺术家舒从全聚焦金佛山和所在乡镇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筹资打造建设休闲度假区、修复川黔古驿站,带动10余户农户就业创业……他们既在乡村振兴中带头引资金、上项目、传技术,助力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又在大健康产业中主动宣传南川文旅康养优势,推广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游品牌,投资建设民宿、露营基地,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政协委员来自人民,就要把履职答卷写在群众心坎上。”南川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同心共建新南川”专项履职活动,引导更多委员下沉基层,在产业发展中当“带头人”,在为民服务中做“贴心人”,用委员履职的“温度”,暖出群众心中的“幸福热度”,为南川乡村振兴绘就更美的“致富图景”。

原稿点击:南川区政协开展“同心共建新南川”专项履职活动 把“履职答卷”写在田间地头-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