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专访跑酷世界冠军何意瑜:跑酷不是不要命,核心是教人如何保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9 13:37:00    

每经记者:温雅兰 每经编辑:唐元

撑跳、落地、翻滚、飞抓,跑酷项目作为成都世运会中最有特点、最有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即将在8月12日迎来首场比赛。

近几年,跑酷运动的热度正在逐渐升温。“从大众层面来看,跑酷的受众群体和以前比广泛了很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且关注到这是一个专门的街头运动。” 跑酷世界冠军何意瑜指出。

“跑酷不是‘不要命’地飞檐走壁,”何意瑜强调,“跑酷的核心逻辑是教会人类怎么去规避风险和伤害。”

虽然跑酷产业至今仍未达到主流商业化运动的规模,但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魅力,成为了这项运动走向科学化、大众化发展的引擎。

“跑酷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运动项目,未来一定会发展壮大。”成都市鹿战队&猿始移动跑酷俱乐部门店部负责人陈恩隆说道。

跑酷运动综合性极强,核心在于面对突发情况时规避风险

暑假到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每天都聚集在俱乐部,在高温下不停地训练着跑酷的基础动作,空翻、跳跃、攀爬等都是快速穿越障碍的实用技巧。

陈恩隆介绍,青少年培训是俱乐部的主要业务之一。截至目前,有上千人在其俱乐部进行过训练,而在训的4-12岁儿童和青少年有700人左右,远超成人数量。

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跑酷带来的是体质的改变,也是心理的巨大成长。一位送女儿到鹿战队&猿始移动跑酷俱乐部来上课的家长感慨道:“女儿每次训练都精疲力尽,偶尔也会擦伤,但她由衷地热爱这项运动。最初面对障碍,她不敢尝试,但往往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克服恐惧。我们看到跑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让她在面对困难时不再惧怕,而是想办法克服,这项运动也让她变得更有勇气。”

“跑酷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运动。其核心理念在于教会人们如何在面对紧急突发状况时,运用有效的跑酷动作进行风险规避。”何意瑜介绍,“例如,身处高层建筑遭遇火灾或地震时,若时间不足以撤离至地面,可迅速转移至天台。若此时相邻建筑间距允许,即可运用跑酷技巧,紧急跨越至对面建筑,从而脱离险境。”

跑酷世界冠军何意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佳 摄

陈恩隆介绍,跑酷还可以作为其他专项运动的底层基础。“比如滑雪运动员会有许多空翻技巧动作,而跑酷的训练同样会有空翻动作的练习,所以跑酷能够培养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身体耐力,以此支持空翻等各类动作。”

2025年,教育部将跑酷正式纳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的“新兴运动技能”考核项目,这一举措在浙江和江苏等地率先试点,跑酷运动的安全性和价值正逐渐得到认可。

商业化模式非传统,跑酷产业化处于关键发展窗口期

不需要任何装备,没有任何框架,是跑酷作为运动的独特之处。而跑酷的自由基因注定了跑酷的商业化路径是非传统的、小众的,并且以服务地域和文化为核心。

当前,跑酷产业化正处于关键发展窗口期。一方面,年轻群体的广泛参与、多元价值的经济潜力以及“体育+”模式的初步成功,为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政策体系缺位、社会认知偏差、人才储备不足等挑战也制约着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据中国极限运动协会统计,全国共有150余家有组织的跑酷俱乐部,从事这项运动的民间运动员已达到10万余人。

受众增长亟需更多专业教练和严格规范。然而,统一安全标准与教学认证体系的缺失,限制了培训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教练培训是行业痛点。”身处跑酷教育行业的陈恩隆坦言:“作为小众运动,跑酷相关的原有从业者少,教练培训周期长,专业教练稀缺与市场需求激增的矛盾日益凸显。”

跑酷世界冠军何意瑜在茶店子小学南区展现跑酷运动的风采 图片来源:成都2025年世界运动会

跑酷的商业价值,在于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身体文化,一种挑战精神以及一种创造性的城市运动方式所蕴含的体验价值、社群价值和互动价值。

跑酷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能够通过在建筑物间的自由移动,达成人与空间的深刻对话。“不同城市拥有不同的建筑风格,跑酷可以让我们与建筑发生互动与交流。”何意瑜说。

当跑酷的人把不同的场景当作训练场,空间被运动激活,城市文化、社交生态、创意消费都在这里汇聚。

同时,这项运动也正成为文商旅体结合的新范式。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中外跑酷达人从陡峭的999级“天梯”疾纵而下,在高手过招之间,天门山的险峻和壮丽给更多游客带来新的到访体验。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