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护士”眼泪照见医护超负荷困境
昨天的哈尔滨马拉松赛场,福建护士张水华以2小时35分27秒卫冕该赛事国内女子业余组冠军,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赛后她含泪呼吁领导支持调休跑马却引发争议。有人吐槽她跑马影响工作,经常跑马调休会给其他同事带来不便;也有人支持她在工作之余坚持健康运动、拿冠军出成绩。争议发酵后,张护士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回应。她目前正跟医院进行沟通,医院各级领导也给予她充分支持。她也会一如既往,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先,并继续坚持她喜欢的跑步运动。张护士赛后哭诉表面看,是个人爱好和工作安排的矛盾,实则暴露了二三级医院医护超负荷工作,医院推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困难的现状。
据统计,二级及以上医院医生平均每周工作超50小时,远超40小时的法定标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约78%的护士要超时工作,“三班倒”更是让她们昼夜颠倒。然而,落实每周40小时工作制仍阻力重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培养周期长、职业特殊性等因素叠加,使“弹性调休”难以推行。张水华的诉求背后,是医护群体对合理调休的迫切渴望。
张护士的眼泪照见医护超负荷困境,也提醒我们重视通过制度疏导,来平衡满足患者需求和医护个人健康需求、医护个人职业责任和业余爱好的关系。以上海为例,截至2024年底,上海有注册护士12.31万人,较2020年增长了19.41%,每千常住人口护士4.96人,医护比为1:1.26。但不少地区的医护比例仍低于国家卫健委设定的1:1.2的目标值。当前,医疗资源主要矛盾主要集中在急诊、重症救治等科室,国家卫健委也通过指导地方扩充资源、优化配置等方式,缓解供需矛盾。
医护忙于治病救人,也要承担一定学术科研任务,不断攻克学科难题,努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医护的健康也是医疗质量的基石。当“最快护士”不得不为调休而呐喊,我们也该理性思考:如何让守护我们健康的人,也能被制度温柔守护。

看看新闻记者: 陈瑞
编辑: 陈瑞
责编: 王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