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午夜,天路职工为兰青线强“筋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7:12:00    

7月21日凌晨1时30分,在兰青线老鸦站内四股道上,探照灯和头灯的亮光相互交织,多功能挖机低吼着,机械臂沉稳探入轨底,精准地将石砟“抓”出。

青藏集团公司西宁工务段乐都线路车间的辛存伟紧盯着挖斗的作业运行轨迹,对身旁的职工郑永忠喊道:“郑工,注意看石砟掏得高度够不够!咱们尽可能让新枕木一次稳当入轨底!”

“放心,工长!”郑永忠抹了把额头上沁出的细汗,声音穿透机械的嗡鸣。“今晚这8根枕木,必须根根落得准、落得稳!”他话音未落,只见挖机的多功能抓手已灵巧地夹起一根崭新的混凝土枕木,稳稳送入刚清理出的轨底空间。枕木与钢轨底座接触的瞬间,发出一声沉实的“哐当”闷响,宣告着又一道“筋骨”成功嵌入兰青线的脉络。

新枕木到位,挖机随即回填石砟,动作一气呵成。此时,等候多时的人工捣固组立即上前,软轴捣固机启动,细长的捣棒高速插入道砟,发出密集而有力的“突突”声。有部分飞溅的石屑扑打在工人们的裤腿上,机身强烈的震动让他们手臂微微发麻,却无人放缓节奏。

“这边,再震实些!枕木底部必须吃上劲!”辛存伟俯身,手电光仔细扫过新枕木周围的石砟,向捣固的工人发出指令。此时的四股道上,机械的轰鸣、捣固的突响、简短有力的指令交织在一起。

近三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后,老鸦站内四股道东、西两个岔区的8根新枕木全部加密完成。辛存伟和郑永忠并行走在线路两侧,借着手电光仔细检查每一处新加密点,高原清冷的夜风中早已被汗水浸透的工装紧贴着后背。

“加密了的新枕木区段的联结零件状态良好,线路几何尺寸达标。”辛存伟长舒一口气,疲惫的脸上终于绽开笑容,“运量年年涨,咱们这线路的‘脊梁骨’,就得越练越结实。”郑永忠望着夜幕下延绵的钢轨,接口道:“没错,多一根枕木多一份力。”

本次老鸦站内股道附带曲线加密枕木施工,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针对管内运量持续攀升态势实施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密枕木,显著提升了该区段的线路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看似普通的枕木“加法”,实则为高原铁路运输注入更强韧的支撑力量,为后续更大密度、更高效率的列车开行奠定了坚实的设备基础,确保滚滚车流在青藏高原上畅通无阻。(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马正俊 逯明)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