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科技支行成南沙创新“毛细血管” 银行竞速科技金融新赛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22:56:00    

中经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又称“南沙金融30条”)正式发布三个月后,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四部门日前发布《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各部门精准施政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引。

在“南沙金融30条”基础上,《实施方案》着力于推动金融创新与产业发展,围绕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7个方面,提出了88条落实举措。

《实施方案》鼓励辖内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外部投资机构深化合作,推动“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推动金融服务在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中前移,探讨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的可行路径。《实施方案》还明确,推动商业银行在南沙设立科技支行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依托科技支行探索开展认股权贷款等股债混合型融资模式;探索在科技支行内针对广州市和南沙区政府引导基金的已投企业设置“白名单”,推动贷股担保租综合发力,给予企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随后,广东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支行建设动员大会,明确科技金融在推进科技创新中要发挥好基础性支撑作用,要以做专、做优、做强一批产品特色化、制度差异化、管理体系化、服务多元化的科技支行为着力点,以点带面,推动广东科技金融服务实现“量”与“质”的全面提升。

广东金融监管局方面强调,科技支行作为银行经营性机构中最贴近科创前沿的“毛细血管”,是银行开展科技金融的重要抓手。要通过监管赋能、政策赋利,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标杆科技支行,擦亮广东银行业科技金融服务的“金字招牌”。

广东金融监管局方面还指出,要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精准性和匹配性,构建更加贴合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股、贷、债、保、担”联动的多元金融服务体系。

政策红利释放下,商业银行正加速布局南沙业务发展新赛道。兴业银行南沙分行率先响应,与南沙区的深海智人、阿达半导体、芯粤能半导体、明珠电气、德邻航空和平谦国际(南沙)产业园6家重点客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兴业银行南沙分行行长邓剑锋透露,此次签约的客户与南沙区“2+5+2”现代化产业体系息息相关。接下来兴业银行将融入南沙“2+5+2”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加大对南沙区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海洋产业等重点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南沙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针对南沙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兴业银行南沙分行将聚焦海洋经济、商业航天、全域无人等战略新兴领域,提供多维度金融支持服务,助力南沙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与未来产业集群。”邓剑锋表示。

据邓剑锋介绍,到2027年年末,兴业银行南沙分行为南沙重点产业提供的融资支持不低于100亿元,在融资总额中占比不低于30%;科技金融贷款规模达45亿元,综合服务科技金融客户达到500户;绿色金融贷款规模达10亿元,综合服务绿色金融客户超过80户。

(编辑:朱紫云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