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为什么富有(北欧凭什么这么富?)
北欧人为什么这么富?原因没那么复杂,丹麦就靠养猪年入40多亿美元。
说起北欧五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富,然后就是人民活的轻松,北欧五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是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当然了,幸福是要靠钱来维持的。

北欧五国有各自的赚钱本领,今天就来看看北欧养猪大户丹麦是怎么赚钱的。
丹麦这个国家国土面积只有4.3万平方公里,比海南省大不了多少。人口很少,只有590多万,还没有我国一个二线城市的人口多。这个国家有三大支柱产业,养猪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产业。

2022年,丹麦一个国家向世界出口了2900万吨猪肉,占全世界猪肉贸易量的23%。卖这些猪给丹麦人创造了40亿美元的净利润,这看起来没有多少,不过丹麦人口少,养猪的大约有10000多户,分摊到每户就是40万美元,这些养殖户一年就可以赚280多万元。

丹麦人是怎么做到出口这么多猪肉的?
其实丹麦养猪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古代这块地上的人就喜欢养猪。在古代,丹麦是粮食种植大户,把粮食出口到英国,丹麦人日子过得就很好。
后来美洲大陆被发现,玉米的大规模种植导致粮食的价格下跌,丹麦人转而用低价的粮食来喂猪,出口到德国和法国。一战前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德国佬最爱的是香肠和啤酒,而法国人喜欢培根。丹麦人就瞄准了这两个国家的市场,靠出口猪肉赚了大量外汇。

二战时欧洲各国被打的稀巴烂,丹麦政府思考了一天后,直接举旗向德国投降。就这样,保住了丹麦城市不被炸毁,整个国家在战后恢复的很快。
二战后丹麦又开始养猪大业了,在养猪方面这次他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头。

丹麦人养猪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子就是要想养好猪,首先要育好人。
丹麦最著名的高校是哥本哈根大学,量子力学的泰斗波尔曾经在这里讲过课,这个大学在全世界排名79,可以和我国top9相比了。在这所大学里养猪也是一门专业,当然专业的名称叫动物学。

2019年我国四川农业大学的一位毕业生就曾到这所学校留学,学的就是养猪。当时很多人嘲笑她,一个女孩子花了大量的金钱留学国外竟然去学养猪?这就是中国人与丹麦人不一样的地方,丹麦人不认为养猪是一个低贱的行业,相反很有潜力,丹麦的这所大学为社会输送了很多优秀的养猪人才。

第二个原则是育种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从1896年开始,丹麦政府就建立了公共的种猪繁育中心,经过100多年的培育,丹麦人繁育出了性状稳定遗传的长白猪。这种猪长的特别快,110天就可以长到160斤,瘦肉占到70%。欧洲养猪大户德国也要从丹麦进口这种猪崽,每年丹麦靠出口仔猪也能赚一大笔钱。

这方面国内做的还很不好,我们的育种技术严重依赖国外,每年都要从美国、法国、丹麦进口大量的种猪,网民们把种猪称为“猪芯片”。美国制裁华为我们倒不怕,就怕他们限制种猪出口。
第三个原则是自动化。
丹麦人口本来就少,劳动力成本高,养猪场就用自动化来代替人工,像喂食、赶猪、清理粪便这些都由机器来完成,养猪人员只要坐在电脑面前操作就可以了。丹麦一些高级的养猪场还给猪设置了脸部识别,每一只猪都有属于自己的数据库,通过数据比对后台人员能了解猪的生长情况。

这一点我们也能做到,国内一家叫中新开维的公司在湖北鄂州盖了两栋大楼,全部使用自动化工艺来养猪,一年可以出栏120万头,缺点是种猪培育的实力依然不足。
丹麦人在本国还建立了屠宰场,在屠宰场的旁边就是猪肉深加工企业,这些加工企业会制作香肠和培根,然后出口到欧洲其它国家。

2022年,丹麦人均GDP是6.5万美元,这里面至少有3000美元是养猪和卖猪仔贡献的,这比印度的人均GDP还要高。
除了卖猪以外,丹麦这个地方也产天然气,丹麦是北欧五国中仅次于挪威的能源出口国,天然气每年也给丹麦创造了大量的外汇。2022年,丹麦天然气出口量为1129亿立方米,排名全球第五。

丹麦的新能源发展的也不错,风力发电占全国电能使用的40%。在未来,丹麦很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国家。小国的生存之道,也值得我们借鉴。